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理念 >>医院文化 >>医院人文 >> 正文

文化理念

医院人文

医者的抉择

发布时间:2015-04-20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赵序利

  和许多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一样,高中毕业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医学。这多少是受了鲁迅先生的影响,同样源于因为父亲的病没有被医治好。怀着为更多的人治病的梦想,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医学院校。

  我向来以为,医学是神圣的职业,只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就可以实现治好更多人的病的理想。下乡、读博、出国,甚至是读博士后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变得更全面,更好地实现儿时的理想。

  然而,医学的局限性和医疗的不确定性加之社会的复杂性使得医疗这个原本纯洁的土地,变得不那么简单。医疗这个原本高尚的职业突然变得“高风险”起来。这使得很多从业者不得不深思,我们这么努力地付出,得到回报了吗?面对疑难复杂病历的时候,是选择勇攀高峰还是知难而退?前进了,有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也有可能因为医学的不确定性导致失败,甚至是投诉、纠纷,还有可能面对人身的伤害,不是吗?后退了,虽然能保暂时平安,却也可能因为没有及时救治,而使得原本鲜活的生命因此而失去。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时刻在叩问我们的心灵——面对生命,我们有没有勇于承担责任,有没有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遗憾?

  我就亲历过这样一种情况。

  2009年,我在新疆医科大学读博。11月的一天,一个陌生的电话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打电话的是我一个16年未曾见面的同学,她因为自己生病要来我们医院住院手术,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事。因为我身在外地,在询问了大致病情后,便告知了她就诊流程及相关专家门诊信息,而她也就这样住院了。住院、检查、手术、出院,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这个标准流程进行,而远在乌鲁木齐的我也没有能力提供给她更多的帮助。

  几天后,我打电话过去想问问一般情况,但是电话始终没有人接,我很是纳闷。晚上9点多,我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是她的电话,接通后,说话的是她的老公。他语无伦次地告诉我,她现在已经不行了,一下午都在抢救,呼吸心跳已经停了3次了,他已经六神无主了。我先是惊诧于病情变化之快,更是惊诧于面对这种凶险的情况时医务人员所能做出的选择。倘若不是因为当前的医患冲突频发、甚至不乏暴力流血事件发生;倘若不是因为医学的不确定性,患者家属还用六神无主吗?

  情况紧急,我迅速了解病情恶化的原因。原来她因原发疾病并发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持续的出血最终会导致患者死亡。手术是唯一可以止血的途径,但是患者已经心跳骤停三次、手术本身的风险极大,患者有可能出现术后复苏困难、甚至下不了手术台的情况。这种情况要是在以前,所有的医生都会践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但是在当前的医患关系下,又有多少人愿意冒这种风险呢?即使有医生愿意做手术,家属会同意吗?如果效果不好,家属会了解医生的回天无力吗?

  可是,如果不做手术,意味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即将结束。于是我马上打电话给我同学的老公,告诉他,你别无选择,必须做急症手术。不管值班医生术前如何强调手术风险,你必须同意手术,否则你的老婆、我的同学将很快因为失血而永远离开我们。你签字同意手术未必能挽救她的生命,但是你毕竟是尽力了;如果你不签字,拒绝手术,那你一定会害了她,你将终生遗憾。

  在我的劝说下,他马上变得理智起来。于是,我又联系胃肠外科的值班主任,告诉他家属的工作由我来做,我的保证让他横下心来做手术,且不管手术后出现什么结果,他都认了,绝不会出现恶劣医闹现象。清晨四点多手术顺利结束,病人终于转危为安了。

  我时常想: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的工作并非想造多少浮屠,但能救人一命,关系到多个家庭,孩子在母亲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父母也因儿女的平安而添寿,没有人愿意听到失

" class="hidden">风车动漫